灰熊,為棕熊亞種,分布於北美洲西部,是北美最常見的棕熊。灰熊通常獨居生活,其毛色為棕褐色並有白斑,但顏色隨分布區域不同而有其相異性,從金色、深棕色到紅色都有。灰熊的肩部有一個很大的突起,是一個肌肉塊,以加強前肢挖掘時的力量。後肢的力量比前肢更大,小腿的肌肉為灰熊提供了足夠的力量站立,甚至用後肢短距離行走,使它更容易觀察四周的情況。可說是集力量與速度於一身的綜合體。但在此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頭灰熊,和一般灰熊較為不同,它同樣融合了力量與速度,卻是身處於美國東南部田納西州最大的城市曼菲斯中,世人通常稱呼它為 - 曼菲斯灰熊 (Memphis Grizzlies)。
在今年拿下聯盟失分最少的成績之前,在今年隊史首度踏進西區冠軍賽之前,曼菲斯灰熊可說是一支悲情的球隊。怎麼說呢?在 1995 年創隊以後,他們即創下 NBA 史上首支在一年一度的 NBA 明星賽開始前,例行賽的敗場數即達到 40 場的歷史紀錄,並在創隊的前八年,不是在分組內墊底,就是分組的倒數第二,更曾經有三次,處於整季勝率未達兩成,連續四個賽季勝績未超過 20 場,還創下NBA史上23場連敗的窘境。就算好不容易打進了季後賽,卻是連續三年的在第一輪打包回家,接著又是四年與季後賽向隅。不過再來就時來運轉,不僅首度闖入季後賽第二輪系列賽,今年更是打進西區冠軍賽。成軍 18 個年頭,這支和多倫多暴龍同為 NBA 在 1995 年,從 28 隊擴增至 30 隊的球隊 (也是 NBA 首兩支美國以外的境外球隊),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從谷底爬升,直至現在的雄霸一方?且看以下的娓娓道來…
曼菲斯灰熊原本的主場在加拿大溫哥華,是為溫哥華灰熊,而溫哥華這個地方是以「大灰熊」為代表性動物,隊名因而得名。相較於位於加拿大最大都市的多倫多,介於加美邊境的溫哥華是所有 NBA 球隊當中緯度最高的球隊,寒冷的天氣讓它注定不是一個令人受歡迎的球隊,許多球員聽到要被交易到灰熊,或是有新秀球員被灰熊選上,是寧可擺爛也不願過去。最有名的例子發生在於 1999 年的選秀會上,當時擁有榜眼籤的灰熊,在有著 Elton Brand、Baron Davis、Lamar Odom、Richard Hamilton、Andre Miller、Shawn Marion、Jason Terry、Ron Artest、Andrei Kirilenko、Ginobili 等球員中千挑萬選,選擇了 Steve Francis,但是 Steve Francis 卻因球隊地域關係而不願加入,讓灰熊隊不得已的只好把他交易出去,而交易來的主要球員 Michael Dickerson,卻只短暫的打了兩季,就因傷痛在 27 歲即宣布退休,讓灰熊是雪上加霜。
灰熊隊在甫進入聯盟時,只能從各隊當中的非保護名單當中選人,還有一個非狀元的樂透選秀,限制於此條件下,剛起步的灰熊,頭號球員是來自波特蘭拓荒者隊並以防守見長的 Greg Anthony,並在選秀會以第一輪第六順位挑進綽號符合隊名的「大白熊 Big Country」Bryant Reeves,這樣的陣容當然讓灰熊的首季是慘不忍睹,整季下來只有 15 勝。以選秀的結果論來看,Bryant Reeves 已經可算是當年不錯的選擇之一,因為前五順位的球員除了 Kevin Garnett 以外,其餘最多僅為將才而非帥才。
隔年灰熊在選秀會上雖然選進大小前鋒雙挑的 Shareef Abdur-Rahim,準備和 Bryant Reeves 組成高低位雙塔,但隊友的乏善可陳,加上 Bryant Reeves 的傷痛史,讓戰績繼續沉淪。1998 年在選秀會上得到了有著「會跳投的Jason Kidd」之稱的 Mike Bibby,但他卻是在交易到國王隊才漸漸成名,讓灰熊於溫哥華的第四年更只有整季八勝的難堪紀錄。
悲慘種種,直到 2001 年灰熊隊遷回美國曼斐斯市,更改隊名為「曼斐斯灰熊隊」後,球隊才像轉運一般,不僅得到了許多好球員,如:Jason Williams、Pau Gasol、Shane Battier 等人,更在 2002 年聘請 NBA 名將,也是聯盟中有名的獨具慧眼 Jerry West 擔任球隊新的業務總裁,球隊更獲得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的資助,讓灰熊在曼菲斯的第三年,戰績就翻倍成長到 50 勝,一舉踏進隊史第一次的季後賽大門,也讓 Jerry West 當選該年的年度最佳經理、總教練 Hubie Brown 則是獲得年度最佳教練的榮譽。
在 Hubie Brown 的帶兵帶心的指導下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將以花俏為名的 Jason Williams,改造成穩健的控球後衛,但也有人認為 Hubie Brown 的作法,扼殺了 Jason Williams 的創意,但讓 Jason Williams 的 NBA 生涯得以獲得延長卻是不爭的事實),灰熊不僅首度參與季後賽,更連續兩年都進入西區前八強,直至 04-05 球季初只帶了 12 場比賽,就因健康為由而卸下兵符。而 04-05 這年,大部分時間則交由 Mike Fratello 執掌兵符,他也帶出不錯的成績 (04-05 這年在他手下,灰熊是 40 勝 26 負的成績,現在的教練 Lionel Hollins 當時為灰熊的助理教練,曾在 Mike Fratello 上台前代理了四場比賽),隔年更將灰熊打造成防守勁旅,不僅繳出 49 勝 33 負的戰績,更讓灰熊成為聯盟失分最少的球隊 (平均只讓對方攻下 88.5 分),讓灰熊連續第三年打進季後賽。
06-07 球季,Mike Fratello 帶領的第三個球季,即使在選秀會上選進了 Rudy Gay、Kyle Lowry 兩人,但球季前 30 場比賽,球隊核心 Pau Gasol 因腳傷連續缺陣 22 場,而在這 22 場比賽中,灰熊只取得了 5 場勝利,盡管爾後 Gasol 復出,但由於久疏戰陣,還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在他復出後的 8 場比賽中,灰熊的戰績也僅為 1 勝 7 負,共 6 勝 24 負的戰績讓他們在聯盟中墊底,與前個賽季的灰熊是判若兩熊,這也成了 Fratello 遭解職的主要原因,改由球員事務主管 Tony Barone 暫時出任過渡總教練。這個賽季的灰熊,場均得分雖從前一個球季的 92.2 分進步到 101.6 分,但失分卻一落千丈,從聯盟第一的 88.5 分跌至一場要丟掉 106.7 分 (聯盟倒數第二),當然爾的中斷了連續第四年打進季後賽的機會。
07-08 到 08-09 兩個球季,灰熊聘請太陽隊前首席助理教練,並一直擔任訓練 Amare Stoudemire 工作的 Marc Iavaroni 前來執教。但兩個球季一直未讓灰熊在攻守上取得一個平衡,要不失分少得分也少,不然就是得分多失分多,Iavaroni 期間是 33 勝 90 負,理所當然的烏紗帽不保。
但 08-09 球季這年,灰熊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送出陣中核心 Pau Gasol以及 2010 年的第二輪選秀權,交易湖人隊的中前鋒 Kwame Brown、新人後衛 Javaris Crittenton、老將 Aaron McKie、2008 及 2010 年的首輪選秀權,以及湖人隊前一年在第二輪選到的 Marc Gasol 的權利。這筆交易在當時可說是搶劫式交易,無不讓其他球隊的教練或老闆紛紛跳出抗議,這一改變雖讓湖人隊重返榮耀的順利拿下最後的總冠軍,但也為現在的灰熊埋下了伏筆。
08-09 球季結束,09-10 球季開始前,灰熊再做出一項當年令人摸不著頭緒的交易,就是將陣中射手 Quentin Richardson 送到洛杉磯快艇換取 Zach Randolph。為什麼會說是令人摸不著頭緒呢?因為 Zach Randolph 從職業生涯開始,即因脾氣與個性問題,讓他在球隊當中一直被視為毒瘤,即使都可以繳出不錯的數據,但就像是一顆未爆彈一樣令人無法安心,也讓他從離開一開始的波特蘭拓荒者隊但現在的灰熊隊中間四年,就換了三支球隊。
但是,原本的助理教練 Lionel Hollins 被扶正後,在他的循循善誘,並給予更多的責任在 Zach Randolph 身上之下,Randolph 也意識到了球隊對他的重視,不僅為灰熊隊繳出了平均 20.8 分,和生涯最高的平均每場 11.7 籃板的成績外,更進入了明星賽,並與原本的 Marc Gasol 與 Rudy Gay 組成了西區中數一數二的鋒線組合,搭配高中時期即成名的 O.J. Mayo 和漸入佳境的 Mike Conley,以及防守大鎖 Tony Allen,隔年再帶領球隊重返季後賽之列,創造老八傳奇,在第一輪的系列賽中淘汰了黑衫軍聖安東尼奧馬刺。接下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故事了:去年賽季和洛杉磯快艇在季後賽中打了一場惡戰;今年交易掉了 Rudy Gay,換來 Tayshaun Prince 後,不僅更確立了球隊的攻擊重心,也讓灰熊的攻守變得更加均衡,一舉邁進西區冠軍賽。
從沒有一支球隊像曼菲斯灰熊一般,不僅在聯盟中墊底,更創下幾項不名譽的紀錄,但又熊風再起的在幾項為人爭議的交易中打下邁入季後賽,甚至是現在西區冠軍賽的良好基礎,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看這頭灰熊能否更進一步的打入最後的總冠軍賽,甚至奪下那閃耀的歐布萊恩金盃。
灰熊驚奇,灰熊厲害!
圖/網路
文/Jaso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