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97 年進入 NBA,出自於籃球名校威克森林大學 (Wake Forest University),大二就入選全美第三隊,大三大四更入選第一隊。大四那年打出平均 20.8 分 14.7 籃板,投籃命中率 0.608 的恐怖數據,卻是少有的念完四年大學課程的好寶寶。當時選中他的剛好是要開始找尋下一個球隊中心,並且前一年因嚴重傷兵問題只拿下 20 場勝場的球隊,天時地利的選進他,不僅與前任球隊中心組成強力雙塔,更開始了年年進入季後賽的旅程,有他在陣的 14 個年頭從沒缺席,還包括四座總冠軍。鮮少會將情緒寫在臉上的他,球迷給他個暱稱:「石佛」,實為貼切。他不僅是隊上的基石,更是聯盟當中「穩定」、「實而不華」的代名詞,。也把所謂的打板 (球打到籃板後反彈進籃) 這項技藝,昇華成一種藝術,讓進攻模式變得更為多樣性。

那時的他還一頭長髮,1999 年的選秀會上,在第二輪才被選中,以現在來看實為一大驚奇。但該球隊並沒有急著徵召他,反而讓這來自於阿根廷的小夥子,留在歐洲繼續磨練。他切入的腳步變換之奇妙,讓人覺得他的上半身跟下半身是分開的,「鬼之切入」這名號不脛而走,加上手腕的巧妙運用,讓他在 2002 年之前,於義大利職籃打球時就拿下 MVP,其球技全面,更獲得「白色 Kobe」的稱號,並在 2002 年的世界籃球錦標賽中,讓美國隊的教練,也是他往後所屬球隊的總教頭,一喜一憂的看著他優秀的表現,帶領阿根廷成為美國隊自從職業球員代表美國參加國際籃球賽之後,第一支擊敗美國的球隊。進入 NBA 後,雖是以第六人的角色上場,但上場時間卻是吃重如先發,除了他的進攻手段多元,傳球靈性相當足夠外,一雙快手及精確的判斷也讓他不只是台進攻機器,攻守均衡也讓他曾獲頒 NBA 年度最佳第六人之獎項。

而他,來自於法國,踏入聯盟已經十年,卻也不過剛到三十而立之年。從小就比別人強壯,速度更是高人一等的他,一開始對籃球是興趣缺缺,展現出的反而是足球界明日之星的架勢。直至 1991 年隨家人搬至美國,電視上那 23 號的身影深深吸引了他,也開啟了他籃球路。15 歲,即加入了一支隸屬於法國籃球次級聯盟的球隊,並領到生平第一份薪水;18 歲代表法國參加歐洲盃青年籃球錦標賽,不僅幫助球隊拿下冠軍盃,自己也獲選為該屆比賽的 MVP。2001 年選秀會,於第一輪末端被選上,新秀年即帶領球隊打出一波七連勝的高潮,從此站穩先發地位。還年輕氣盛的他,當時與沿嚴謹紀律的老教頭常會有意見不合之時,但在兩人互相磨合及溝通之後,他慢慢的展現出更成熟的掌控球隊的能力,也軟化了老教頭,接受新一代的思維與想法,而他自身的速度及變檔的優勢,更懂得如何拿捏,也為他贏得「法國小跑車」的稱號。

而這三人,在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San Antonio Spurs) 中於 2002-2003 球季開始合作,那時三人平均僅 21.6 歲,就在之後五年中拿下三座冠軍獎盃,往後十年更是年年進入聯盟前 16 強之林,球隊的三巨頭就此成型,他們是 Tim Duncan、Manu Ginobili 和 Tony Parker。

他,今年已屆 36 歲之齡,打了 17 個球季,是繼 1975 年的 Darryl Dawkins 之後,首位跳級加入 NBA 的高中棄學生。有著 211 公分的身高,卻有極佳的運動能力與機動力,挾著高中最後一年平均 25.2 分 17.9 籃板 6.7 助攻 6.5 火鍋的成績,並頂著伊利諾州籃球先生 (Mr. Basketball for the State of Illinois) 的頭銜,當年以第一輪第五順位之姿進入聯盟。身處北大荒,待在一支成軍還不到十年的球隊,又被高順位選中,被深受期待是理所當然,也順理成章的站上先發位置,新秀年先發時平均上場 36.6 分鐘,攻下 14 分 8.4 籃板 2.3 火鍋,年度新人第二隊有了他的名字。轉隊之前,他在那從男孩變男人,也有過一組小的 Big 3,自稱「天下第一控衛」的 Stephon Marbury 與曾被譽為「大鳥接班人」的 Tom Gugliotta,但始終無法登頂,直到他給他自己一個 31 歲的生日禮物。

與 Richard Hamilton 並列現役當中最佳空手跑位之射手,並同樣出自於康乃狄克大學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但不同的是,他的運動能力更佳,射程更遠,他初進聯盟時,不僅僅是“射手”,還是個“飛人”。大學期間從當選美國年度籃球運動員、大學明星第一隊和東區最佳球員,更幫助球隊拿過Big East 冠軍。巧的是,與上述那位球員一樣,在選秀會上是以第一輪第五順位被選進,不同的是,他沒有待在挑他的隊伍中,因為選進的同時,就被球隊交易到密爾瓦基公鹿 (Milwaukee Bucks),而互換的對象,即是與上述球員在北大荒共組小 Big 3 的 Stephon Marbury。在進聯盟之初,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這小子最後會成為 NBA 史上投進最多三分球的男人,大家知道他是射手,擁有漂亮的姿勢、快速的出手時機及精準的步伐,但他還擁有一般射手較缺乏的體能及第一步,他優雅,他也有殺氣,但不像 Kobe、T-Mac 般的霸,而是曖曖內含光,也讓他有了“Ray Gun”的名號,猶如雷射槍一般,精準的致人於死地,俊俏的臉龐,更有以他做為主角的電影,還是與奧斯卡影帝 Denzel Washington 同場飆戲。

「The Truth」,這個綽號是由以退休之傳奇中鋒 Shaquille O'Neal 所取,在一場對上湖人隊的比賽,豪取 42 分後,O'Neal 是這麼說的,「把我說出記下來,我的名字叫做 Shaquille O'Neal,他就是真理。把我說出話原原本本的記下來,一點也不要改動。我知道他會打球,但是不知道他打的那麼好。他就是真理。」甚至連他當時的總教練 Rick Pitino,都稱呼他為“單打教科書”。在同一支球隊當中待了 14 個球季,運氣好一點會像 Tim Duncan 一樣,連年進入季後賽,差一點就可能是一直不上不下,或於重建期開始走起,但少有像他一樣,歷經過因勞資糾紛縮水只打 50 場的 19 勝或 82 場完整球季的 24 勝,歷經過瘋狂的雙槍時代,帶領球隊止步於東區冠軍賽,歷經過隊史最長的 18 連敗,其中更在私生活當中,身處夜店時被砍了 11 刀,從鬼門關前走一遭,再走向 Big 3 順利攻頂,更拿到總冠軍賽的最有價值球員。

2007-08 球季,波士頓塞爾蒂克 (Boston Celtics) 拿下睽違超過 20 年的冠軍金盃,那是這平均 31 歲的三巨頭第一次戴上冠軍戒指,第一次的合作就拿下最後的勝利,往後也最少都可以闖進季後賽第二輪,只是摸到那冠軍金盃,卻也是他們合體五年來的唯一一次。不像馬刺隊,他們擁有更少的時間,現在,他們分別是 35、36、37 的歲數,他們是 Paul Pierce、Kevin Garnett,和 Ray Allen。

今年的 NBA 季後賽 Final Four 很有趣,東區和西區中間宛如有著一面鏡子,無論陣容或其結果,都如出一轍,老對少、2-0、2-2、3-2,而其中,兩支老牌勁旅的被淘汰,也是一模一樣。不過,馬刺 20 連勝後的四連敗,令人匪夷所思,;反觀塞爾蒂克,這四隊中最長年紀之三巨頭,能一路和年輕有勁,正值巔峰期的熱火一路戰到第七戰,其中還一度以 3-2 領先,再之前更有早早淘汰熱火之勢,就算第七戰,也是領先了三節才敗下陣來。

馬刺這邊,Ginobili 來年應該還是會從板凳出發,Parker 也不過剛滿 30 歲,最主要的是 Tim Duncan 的何去何從,但,比起馬刺的三巨頭,塞爾蒂克三巨頭似乎更令人不捨,隨著年紀的增長,球隊不得不的要去面對現實面,球隊結構老化與主力耐戰性的問題,看看在最後一戰,其總教練 Doc Rivers 換下三老時,眼淚就只差沒落下來的那情感神傷,讓這些一同與他們共度美好籃球時光的我們,在電視機前,也不住動容。塞爾蒂克三巨頭的解體,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

「我以子弟兵的拚戰精神感到光榮,他們很努力,也打得很好!我真的為子弟兵們感到榮幸!你可以看到他們多麼努力拚戰,而且打法很正確!老實說,輸掉這場比賽,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塞爾蒂克總教練 Doc Rivers 眼眶泛紅,安慰的如是說。「我盼望著這個團隊能夠繼續下去。哪怕只是幾天,或者幾週的時間,不管怎麼樣,我想要和這個團隊一起堅持下去。」

「我在波士頓待了五年了,這五年過的太快了。雖然我們三個有可能會分開,但彼此間的感覺將會持續到永遠。我們在一起打了許多偉大的比賽,我們曾奪下總冠軍,我們有太多的經歷值得回憶。」艾倫談到這些年的美好時光。「輸了搶七大戰,這也許是我們一生、整個職業生涯最糟糕的時刻。總冠軍只能有一個,我們希望我們每年都能奪冠。這次的感覺真的很糟糕,我真的非常非常渴望奪下今年的總冠軍。」

老將不死,只是逐漸凋零,但他們仍在戰場上為了那榮耀而戰。彷彿象徵著世代交替,進軍總冠軍賽的兩支青壯三巨頭領軍之球隊,未來的某一天,也會遇到與他們一樣的光景,只是,其歷史定位或地位會不會也是相同,就都是未定之天了。就讓我們再一次的欣賞,這兩支球隊三巨頭的光榮身影吧。


圖/網路

文/Jason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