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慢慢接近尾聲,尤其台灣電影在這一年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峰,連好萊塢電影在台灣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在《賽德克.巴萊》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帶動下,我們去年預測,國片將會從谷底反彈,今年看來已見明顯成績,而外語片的票房賣座數字在《變形金剛3》的領軍下,也頗為風光,連帶使得整體票房成績極為亮眼。而電影台重播次數和播出狀況,今年又會是何種態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2011年的電影圈大事件吧!
▍年度大事件:國片台灣電影史上最高峰,行銷手法更進步
2001年台灣電影的總票房收入是739萬元,10年後的2011年在《賽德克.巴萊》領軍下,光是華語前十名,台灣電影就包辦前5名,總票房超過16億,是10年前的200倍以上。
而日前第48屆金馬獎風光落幕,《賽德克.巴萊》也拿下最大獎最佳劇情片,這也是台灣電影連續第三年拿下此獎,上次連續得獎的紀錄可以回溯到90年代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91’)、《無言的山丘》(92’)、《喜宴》(93’)、《愛情萬歲》(94’)),國片今年可真是既叫好又叫座了。
2010年年度大事件中提出「台片出頭天」的觀察,到了2011年更是台灣電影多年積累的大爆發,其中《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是以驚人的影史票房紀錄與超高口碑,再度拉回遺失許久的觀眾群,堪稱是20年來國片票房成績最好的一年。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以台北市首輪院線票房統計來看,2008年華語電影(台、港、中)票房不到5%。2009年則躍升到約13%。而2011年在《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等賣座國片的帶動下,光是台灣電影就有約16%,並逐漸增加當中。加上《星空》等強片陸續接力上映,可望再度刷新台灣電影的歷史新高。
2011台灣電影票房前十名
名次 |
片名 |
金額 (元) |
|
|||
1 |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
4億7,000 萬 |
||||
2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4億1,000 萬 |
|
|||
3 |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
3億1,000 萬 |
|
|||
4 |
雞排英雄 |
1億4,000萬 |
|
|||
5 |
翻滾吧!阿信 |
7,800萬 |
|
|||
6 |
五月天追夢3DNA |
5,000萬 |
|
|||
7 |
殺手歐陽盆栽 |
4,500萬 |
|
|||
8 |
星空 |
2,100萬 |
|
|||
9 |
命運化妝師 |
2,100萬 |
|
|||
10 |
電哪吒 |
700萬 |
|
|||
統計至2011-11-18
台灣電影題材多元叫好叫座
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的台灣電影,逐漸關注本土議題,以通俗易懂的敘事方式,將以往高不可親的台灣電影拉回世俗人間,獲得觀眾的共鳴。從2008年《海角七號》、《囧男孩》、《停車》開始,國無論票房與品質都有逐漸提升,2009年叫好叫座的《聽說》、人文佳構《不能沒有你》、青春紀實《陽陽》,2010年破億冠軍《艋舺》、溫馨喜劇《父後七日》、文藝關懷《當愛來的時候》、社會探索《第四張畫》,這三年台灣電影幾乎每年都有票房與品質兼具的年度代表作。在競爭激烈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連拿了三屆最佳劇情片大獎,絕對非鼓勵性質,而是台灣電影已經逐漸走穩步伐,開始奔跑向前。
2010-2011華語電影票房前十名
名次 |
2011 |
金額 (元) |
名次 |
2010 |
金額 (元) |
1 |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
4億7,000 萬 |
1 |
艋舺 |
2億5800萬 |
2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4億1,000 萬 |
2 |
葉問2 |
1億1600萬 |
3 |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
3億1,000 萬 |
3 |
通天神探狄仁傑 |
4600萬 |
4 |
雞排英雄 |
1億4,000萬 |
4 |
父後七日 |
3400萬 |
5 |
翻滾吧!阿信 |
7,800萬 |
5 |
錦衣衛 |
3200萬 |
6 |
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 |
6,500萬 |
6 |
一頁台北 |
2656萬 |
7 |
五月天追夢3DNA |
5,000萬 |
7 |
唐山大地震 |
2600萬 |
8 |
殺手歐陽盆栽 |
4,500萬 |
8 |
陳真:精武風雲 |
2500萬 |
9 |
新少林寺 |
4000萬 |
9 |
鑑真大和尚 |
2140萬 |
10 |
武俠 |
3700萬 |
10 |
海洋天堂 |
1400萬 |
以今年前十名的華語電影來看,台灣電影就佔了七名,去年只有四名。而今年前五名全都是台灣電影,更是許久未有的佳績。
《那些年》挾著票房襲港!
值得榮耀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自從在香港上映後,不斷刷新香港當地的票房記錄,截至目前已達5740萬港幣的票房佳績,不僅將亞軍三級片《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4107萬紀錄遠遠拋開。亦可望討戰由「星爺」周星馳執導《功夫》創下的6127萬港幣(約台幣2億4159萬元)的歷史冠軍票房紀錄,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華語片。
行銷手法創新進步
而台灣電影已不再單純只當成一部作品推銷,而是從多元行銷角度去開發經營,以《賽德克.巴萊》為例,該片首創開鏡、殺青都推出紀念套票的行銷手法,光是預售票房就達4000多萬元。之後更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首映,成為國片影史首例。而後更與電玩遊戲產業共同合作推出線上遊戲,還與小吃店、連鎖飲料合作。更與南投縣政府以部落巡禮方式推出套裝旅遊,成為另類旅遊的新路線。今年幾部國片透過各種異業結盟的合作方式,用創意行銷來為市場注入新生命。
也只有電影產業的蓬勃熱絡、才能讓各方資金湧入,有了資金就有人才的投入,透過整合行銷的模式,更可以提高整個娛樂產業的產值。
# 以上數據統計來源為各電影公佈之新聞稿與網路資料。並統計至2011/11/18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