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台北電影獎」共分為動畫片、劇情長片、短片、紀錄片四大類別,各有10個入選名額,今年的動畫片依如往常般精采多元,從傳統2D到電腦3D,有手繪水墨還有捏偶定格,而創作的形式技法一直以來都跟內容題材密不可分,誰能最貼近創作主題的核心,誰就有可能在最後勝出。

undefined

《褓母》相當灰暗暴力的動畫題材,黑白線條俐落剛硬,導演鍾劭君刻劃善惡界線與母性啟發深具衝突點,是入圍名單中最具商業價值的作品,可看性極高。房星余、徐安妮導演的《缺耳朵的人》,是名單唯一的捏偶定格動畫,講得其實是教育養成,人人都是社會工廠內的產物,在大家的既定規格下發展,但就像割去耳朵的效仿,或是殘缺的藝術畫作,模仿只是另一個複製品,沒有靈魂。

undefined

薛佑廷導演的《撞擊測試》名單中罕見的電腦3D動畫作品,堪稱汽車撞擊測試人偶版的《玩具總動員》,但黑暗沈重,那臉妝印痕就宛如芸芸眾生的面孔,滔滔血海就是無數意外事故的徵兆,躲不了的因果,擬真感非常強,技術水準相當優秀。《森林秘境》導演陳昱伶以逐格手繪素描與墨彩的動畫創作,看來簡約素樸,有對自然環保的醒悟以及人與天地生靈的融合,作品帶有奇幻詩意,意涵悠然。

undefined

楊子新導演的《午》以令人放鬆的午後時光,愜意午睡的女孩、捷運上的乘客、攤販上大快朵頤的人們,呈現雖是相同時間卻有百般生活,而等待家人的晚餐,似乎才是最後依歸。蠻可愛都會風格小品,但略嫌單薄。《詩篇73》是名單中比較具宗教信仰意味的作品,以碳筆創作,講聖經詩篇第73章的內容,主角穿越重重磨難的旅途,終將通過考驗。手法意象化,以發人省思為述求,看的出創作者黃威凱對於信仰的虔誠。

undefined

而《病態建築症候群》以大樓林立的現代都會,那龐大擁擠的醜陋銅臭,象徵著一切充滿政經舞弊得腐化,但終究末日洪水終將一切吞噬。導演陳君典、楊鎮宇以強烈激進的創作主題,讓作品深具批判意味。陳柏謙導演的《根,更》,影片從無邪童年到被搗毀的家園,不斷林立的高樓逐漸壓垮成年後的我們,宛如夢魘版的奔逃,那失落的根如何尋回。影片以逐格手繪的方式製作,充滿創作者對於土地家園的愛與擔憂。而《春雨》其實是去年《暖冬》的續集,柔和溫馨的影像風格,輕盈舒緩的鋼琴配樂流瀉,人世難得的的真善美得以展現。勵志色彩濃厚卻也帶有商業意味的公益型作品,放在藝術競獎來看有點缺乏深度。

undefined

但名單中最精采的其實是篇幅最長的《暗河》,動畫片大都控制在5分鐘以內,這部長達13分,吳德淳導演本身已是兩屆最佳動畫片得主。古意盎然的台灣鄉土風情,剪紙式的細緻平面彩繪。主角一老一少各自面對老友的驟逝、家畜的走失的意外,其實他們所面對的都是失去,就像是恬淡鄉村逐漸地沒落蕭條,而繁華都會的工業化空氣汙染更帶來的破壞與打擊。最後老夫妻雙腳都陷入泥濘田地,看著一片生意,象徵堅守家園的執著(其實是無可奈何)。本片應該可以輕鬆拿下北影的最佳動畫,風格、技法、意境都超越其他對手甚多。

得獎鎖定:《暗河》、《褓母》、《撞擊測試》

撰文:朱哲輝(Alan)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LiTV 台北電影節主題推薦

undefined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