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今年第18屆的台北電影獎目前可預期的是在劇長情片素質不如以往的情形之下,百萬首獎或許又將獎落紀錄片了,今年入圍的十部作品可以看出聚焦在台灣主題性的探討,從台日歷史關係、環境保護、到政治族群的議題都有,比的不僅是創作手法更是格局議題。

undefined

林泰州導演的《看不見的鬼島》用空拍的方式,紀錄麥寮工業區所製造的環境問題。烏煙瘴氣的家園、地層下陷的危機,這些都是我們當下正在發生的事,看得令人膽戰心驚,不是用藝術手法來評斷的探討型專題式作品,沒有正反比較,它比較像是告急式的警鐘,尤其片尾以2015年天津大爆炸收尾,太刻意了。而由四位清大學生拍攝及製作的政治紀錄片《末代叛亂犯》透過過去的紀錄影像、手繪動畫插畫、人物訪談,來講台灣在剛解嚴後的民主適應期,以及「獨台會案」的前因後果、當時與現在。影片分幾個章節,敘事清晰直白,創作者政治立場過於鮮明,但在已政黨輪替多次,與轉型正義訴求的今日,某些部份看來是有其歷史意義。

undefined

去年的百萬大獎得主李惠仁,這次將目標放在壹傳媒身上,新作《蘋果的滋味》看這個從香港跨海來台的八卦狗仔媒體,對台灣這十多年的媒體環境、政經社會所造成的重要影響。而公司內部經營文化上的嚴苛殘酷,也令人開了眼界。如今壹傳媒已成爲台灣平面媒體的龍頭,這場台港大戰還在繼續,但其實更強勢的還是那背後無形的政治力操弄。李惠仁的鏡頭依舊有那犀利強悍的個人印記。

undefined

曾以《冰毒》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的趙德胤,他2015年的首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描寫在緬甸克欽當地綿延上百公里的玉礦區的勞工血淚,這部《翡翠之城》像是《挖玉石的人》的姐妹作,鏡頭對著導演自己剛出獄的哥哥,影片不僅是挖掘這個家庭的紀實,也用緬甸礦工的挖掘生活,來看待這個百廢待舉的國家,如何開始面對自己的未來,是希望還是幻滅。雖依舊是趙德胤的風格,但還是稍嫌重複舊作,令人難耐。

undefined

沈可尚執導的《日日喃喃》,完全將面對生命的不捨,回憶人生路過往的感慨,透過縝密細膩的鏡頭表現出來,那像告解般的不斷自我呢喃的病妻之夫,或是將臨終囑咐手寫下來的罹病父親,都是各自面臨人生考驗的感悟與坦然。最後那個意在言外的鏡頭真是令人動容,厲害!邱育南導演的《門》講金門這個地方的過去與現在,片中用許多對比的手法來做一種反諷,例如過去泳渡海峽的反共義士新聞與現在兩岸合辦的運動泳渡活動。每個角色說出了多於自己長期被歸類為次等公民的憤慨與無奈。片尾各個角色搭著不同的交通工具,但卻有種不知道將開向何處,未來在哪的感慨。手法近似新聞專題,有點簡化且直接。

undefined

《河北臺北》是一部導演李念修自我深掘得家庭篇章,從家庭關係到國共問題,女兒(本片導演)替父親踏上了尋根之旅,這相隔千里的距離,卻比不上六十年的歲月變遷,倖存者總在自我療傷。主角老李滿口粗鄙髒話,個性悍直,甚至還穿上女裝彌補心中某部份的遺憾。老李晚年與妻子的分居疏離,那難解的性慾,跟深埋記憶的戰亂經歷一樣縈繞內心。影像視角甚具企圖心與格局,情感飽滿真摯生猛。 而蘇弘恩導演的《靈山》 也是聚焦家人身上影片刻畫一名太魯閣族的老人,悠然簡樸地日常生活,再穿插過去那些日治時代、國民政府時代就充滿本位主義的八股政宣資料影片,一來一往極具諷刺意味。影片想表達的是,原住民身為台灣最古早的族群,卻一再在被外來政權改造貶低,在轉型正義當道的現今,是該還給他們應有的正名尊嚴。

undefined

描繪台日歷史離合的《海的彼端》老阿嬤哼唱的日語古調,唱著台灣過往的美好與思念之情,電影逐一爬梳當年日本八重山台灣移民的心酸奮鬥,來看台日間那世代糾葛的情感關係,看似陌生卻也熟悉,而且還拉高到政治歷史的層次。透過過去的家庭紀錄影帶,以及現在式的跟拍,這樣的尋根之旅顯得感人真摯,情真意切。而這有可能只是眾多台日家族故事中的一段而已。

undefined

深具實驗色彩的《日曜日式散步者》,以三十年代日治時期的台灣,當年著名的超現實主義「風車詩社」為題材。透過類戲劇、前衛藝術、舊圖照、歷史錄音、日語朗讀詩作旁白等表現方式,將艱澀隱晦的文學語言、新式詩作給影像化詮釋。獨特的詩意表現,交錯著舊時代的溫和雅緻與實驗風格,顛覆了紀錄片對於寫實的定義。美術道具突出。本片不僅是所有入圍影片中片長最長的一部,應該也是觀影門檻較具難度的一部,但或許能獲得評審青睞。

得獎鎖定:《日曜日式散步者》、《河北臺北》、《日日喃喃》

撰文:朱哲輝(Alan)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LiTV 台北電影節主題推薦

undefined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