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 總冠軍賽中,LeBron James 可說是以一己之力撐起整支球隊,其場上之表現令人為之動容。綜觀近年奪下最後金杯之球隊,舉凡勇士、馬刺、小牛、熱火,甚是再往前一點的公牛、活塞、火箭,無一不是以強大的團隊戰力來獲得勝利女神微笑的青睞,少有像 LeBron 這般,靠著本身超群的能力在季後賽中廝殺 (即使騎士闖進季後賽時是三巨頭皆健健康康,但 Kevin Love 的首輪受傷,和 Kyrie Irving 於 The Finals 第一戰結束後就倒下,LeBron 的孤掌也算是其來有自)。但其實,2000-01 球季,就已經有一位球員像是 LeBron 一樣,即使團隊戰力看似一般,即使球隊沒什麼明星球員 (不像現在動不動就三巨頭或四連星的),但他一人在季後賽中大殺四方,帶領球隊一路挺進眾人萬萬沒想到是他們闖進的總冠軍賽。

我們先把時間倒轉,費城七六人在不是現在的「廢」城之前 (說「廢」或許有點過,但在這重建期中,七六人近兩年確實是整季拿不到 20 勝,且是隊史前三差戰績的時候),是支軍容壯大的隊伍:1949 年進入 NBA 聯盟首年就打進最後的總冠軍賽,之後連續 22 年進入季後賽,並二度拿下冠軍金盃。隨後雖四年未進分區八強,還創下隊史最差成績 (1972-73 年的 9 勝),但重返季後賽的第二年就又殺進總冠軍賽,重返強權行列的接下來 12 年裡,四度邁入最後 The Finals,其中更是抱回一座金盃回家。

但是自 1991 年開始,七六人是進入最長打不進季後賽的低潮期 (七年),直到 1996 年選進了他 – Allen Iverson,才解決了這乾旱期,2000-01 球季更是進一步的回到睽違 18 年的總冠軍戰,也進入了本文的重點。

我們先來看看這年七六人的陣容,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它可以被單獨拿來討論成為一篇文章:全隊平均得分最高是 Allen Iverson 31.1 分,接下來居然是防守型中鋒 Theo Ratliff 的 12.4 分,全隊也僅四人得分平均上雙 (另外兩人是同為防守型中鋒的 Dikembe Mutombo 11.7 分及第六人 Aaron McKie 11.6 分);除了 Iverson 以外,其餘沒有可稱得上是明星的球員,Toni Kukoc、Mutombo 都已是過 30 歲的老將 (Kukoc 32 歲、Mutombo 34 歲,(季中七六是以 Toni Kukoc 和 Ratliff 做主要籌碼,四換二的向老鷹隊交易進 Dikembe Mutombo 與另一位綠葉球員),在該季中也不全然算是主力 (Kukoc 全季出賽 48 場,Mutombo 更是只有 26 場);七六人該季本身得分僅排在聯盟第 15 位,是支不以三分作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球隊 (這季全隊三分球出手次數為聯盟第 28 名,投進顆數也是聯盟第 28 名,命中率也只排第 26 名),主要在於禁區的得分與中距離跳投 (當然還有 Iverson 大量的切入);最大的特色在於防守,這季的七六人在進攻、防守和總籃板的數量上,全在聯盟排上前五,抄截前五,讓對手得分也是前五,壓制對手抓下進攻與整體投籃命中率名列前五,讓對手一場比賽站上罰球線次數也在前五,看看整體大多防守型球員的陣容也不難了解為何可以繳出這種成績,幾乎可說是一票的防守組為挺一個進攻組,這樣的建軍可不常見,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正規賽季結束,七六人是以東區第一之姿進入季後賽,但各方專家還是沒那麼看好他們可以走到總冠軍賽這一步的原因。

這樣的陣容或許你會說那 2003-04 的活塞不也一樣,是支防守頂標,進攻一般般的球隊 (活塞當年全隊並無一個平均得分達 20 分以上的球員),但相較兩隊,你可以發現活塞可用的進攻武器是比七六人多得多:那時的七六禁區並無一個可算是進攻重心的球員,但活塞光 Rasheed Wallace 一個,對方可能就頭很大;控衛上 Billups 當然也像 Iverson 可切可投,但他的得分爆發力沒那麼好,不過卻有很好的空手走位球員 Richard Hamilton 從旁輔助,將他的進攻能力更大化;活塞的主要輪替六人可說是得分平均,但七六人是 Iverson 之外,總得分最高的就是該年年度最佳第六人得主 Aaron McKie 的 878 分 (Iverson 為 2207 分)。所以就本質上來看,當年的七六人是支更加極端的球隊 (無巧不巧的,兩支球隊當時的主帥都是布朗爺 Larry Brown)。

進入季後賽,七六人可說是每輪都有足以在歷史上值得紀錄的一幕。第一輪七六人雖然是不改防守強悍本色,四場讓溜馬打包回家,其中三場未讓對手拿下超過 90 分,進攻上依舊環繞著 Iverson,系列下來他場均可攻下 31.5 分,第二位即是 McKie 的 17.3 分 (上場約 30 分鐘),但這輪的經典畫面,是溜馬 Raggie Miller 第一戰的 winning shot。

第二輪第三輪更堪稱是史詩級對決了,兩輪接連拼到七場血戰,先是和多倫多暴龍 Vince Carter 的頂尖交手,再是面對密爾瓦基公鹿 Ray Allen、Sam Cassell 與 Glen Robinson 三劍客。

在和暴龍的系列賽中,雖然 Iverson 和 Carter 的比拼是相當精彩,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的是一個球員怎麼把一整支球隊搞翻。

東區冠軍賽,Eric Snow 和 Matt Geiger 有著眾人皆知的受傷,George Lynch 在上一輪結束也宣告報銷,加上 Iverson 早已數不清,隊醫都建議不該再上場的傷勢,但他的奮戰意識與 Mutombo 適時的頂上一哥位置,確實是讓他們邁進總冠軍賽的重要原因。

當時公鹿隊總教練 George Karl:「這支球隊天份看似平庸,但有了 Iverson 似乎一切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最後的總冠軍賽,面對 OK 連線的洛杉磯湖人,即使許多球迷是希望著 Iverson 可以帶領球隊拿下那渴望的勝利,但傷痕累累是不敵現實,即使第一場 Iverson 是以 48 分強壓地頭蛇,但隨後四場氣力放盡,最後以 1-4 敗下陣來。

我們常說到了季後賽,因為激烈程度的不同,所以賽季成績多半會在這時打點折扣,但 Iverson 確實是另類之一,賽季平均 31.1 分到了季後賽,是更上一層的提升到 32.9 分 (雖然上場時間也從 42 分鐘到 46.2 分鐘),但別忘記他在季後賽的受傷程度可是比正規時來得嚴重許多。當你講到一人球隊,想要脫口而出 Iverson 名字之前,別忘記看看這支 2001 年的七六人,沒有一支球隊像他們那樣的攻守分明又能稱霸東區,沒有一支球隊像是他們那樣因為一個人而有所不同,他們絕對也是 NBA 史上值得一書的獨特球隊,2001 年的費城七六人,不是一支一人球隊,而是 Allen Iverson – 與他的一票硬漢團隊。

 

---

圖/網路

文/Jason from JASTY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