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沒看錯,這篇是要講亞特蘭大老鷹無誤,只是我們要先用這張圖卡來做個比較:這張圖卡是於日前由國外運動媒體整理露出,大體上是來說明金州勇士今年為什麼截至目前為止能夠高居聯盟第一的位置,明顯可以看到,勇士在各項整體攻守數據上都在 30 支球隊中排名前三,所以這一切也就相當的 make sense。那老鷹呢?

聯盟中現在僅有三支球隊敗場數還未達雙位數,一支是上述的金州勇士,一支是波特蘭拓荒者,另一支則是本篇的主角 – 亞特蘭大老鷹。但為什麼要把老鷹特地拿出來討論呢?先以全隊整體數據來看,金州勇士不用說,以封面圖表就可看出他們的攻守均衡,進攻上 FG%、2P%、3P%、FT% 通通都排在聯盟前五,助攻數也是聯盟前十,防守面的抄截、火鍋、對方命中率、對方三分球命中率、對方兩分球命中率,以及場均失分都是聯盟前十,甚至是多項為 30 隊之最,進攻與防守效率值一個是聯盟頂尖,一個是排名第二;拓荒者進攻端上也是多項數據名列前茅,和勇士較為不同的是籃板控制上相較好很多。防守上,在三分球的比例是最漂亮,對手的出手數、命中數和命中率,皆是聯盟第一,顯見碰上拓荒者,就別想好好在三分線上出手。

進攻效率值雖然中規中矩,但是防守效率值是聯盟之冠;換到老鷹,進攻上除了助攻數是全聯盟第一之外,其餘的皆不像其他兩隊那般頂尖,雖然還是前十,但大多在 5、6 名左右,表示還有兩三隊是做得比他們更好,最糟的是他們的籃板,和勇士是難兄難弟,但別忘了,勇士的進攻效率值可是比他們好很多 (勇士表示:投進就沒有籃板的問題了嘛)。

老鷹的進攻/防守效率值上是進攻比防守好一點,但防守效率值也不過只排第十名,而且隊中是沒有一位球員身高超過七呎,那到底是甚麼讓老鷹可以現在位居東區第一?

有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他們身處於貧弱的東區,但其實老鷹在目前已賽的 37 場球當中,已經有 12 場將近一半的賽程是對上西區球隊,戰績是 10 勝 2 負,而這 12 場當中,可是有碰上馬刺、火箭、拓荒者、小牛、灰熊、快艇這等西區前八,勝率都在六成以上的球隊,除了馬刺和湖人那兩場是輸球以外 (在馬刺主場輸 2 分,自己主場輸湖人 5 分),其他可都是帶著笑容離開球場。

又有人可能會說或許是東南組的關係,但同組的可還是有目前東區第二的巫師耶,目前兩度對陣可都是以贏球坐收,更何況今年像 Kevin Love、Pau Gasol 都前進東區,別忘了也還有來勢洶洶的暴龍,連公鹿到現在也都還是大驚奇,東區老實說也只比西區好混一點點...三次和騎士交手是取得二勝一負領先 (而且只有一場是 LeBron James 不在的情況下),碰上公牛還把他們的整體命中率壓制在四成以下,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難看的 .207,雖然八敗有兩敗是暴龍提供 (也輸公鹿一場),但就這樣看來,老鷹是不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研究。

要說老鷹的成功祕訣,就是八個字,「物以類聚,因地制宜」。所謂的物以類聚,一是管理階層的組成,有很多專家媒體說老鷹就像是「西區的馬刺」,不僅總管 Danny Ferry 和馬刺小有淵源,教練也找來之前在 Gregg Popovich 身邊擔任 17 年的助教 Mike Budenholzer,就管理與戰術涵養來說,是這麼的接近了馬刺一點。二是球員的組成,攤開數據來看,除了先發控衛 Jeff Teague 以外,隊上有五位球員的平均助攻數是在 3 左右 (Jeff Teague 為 7.2 次),其中有三位是先發球員 (只有先發小前鋒 DeMarre Carroll 場均助攻不到 2),連上場時間僅 13.9 分鐘的 Shelvin Mack 都有 2.7 次,主要替補控球 Dennis Schroder 也有貢獻 3.1 次助攻 (上場平均 17.6 分鐘),這代表著球員間的團隊意識相當強,比較不會有一球在手樂無窮的現象,也表示如此一來,老鷹在進攻上是較為順暢的。

另外物以類聚的特點在於,老鷹球員在 10-16 呎跳投的命中率是高得嚇人,出賽 20 場比賽以上的球員中,11 位有 6 位的命中率高於四成,甚至是 16 呎到三分線前一步,都有 8 位球員命中率是在四成五左右,除了球員本身的準度要有一定水準以外,一部分也要歸功於剛剛所說的每位球員平均助攻,他們把每次進攻都合理化,好的球的流動,讓隊友們都能最舒服的情況下出手,來達到進攻的最大效益。

但如果只是進攻,絕對無法取得目前東區第一的位置,籃球場上有句俗話:「Offense get the audience, defense get the champion. (進攻贏得觀眾,防守贏得金盃。)」,深知這句話含意的老鷹,在隊上沒有一個超過七呎的大個子,一直以來都是以團體防守拼戰的情況下,於今年季外最重要的補強就是從雷霆那邊交易來 Thabo Sefolosha (雷霆先簽後換,從老鷹取得國際球員 Sofoklis Schortsanitis 之簽約權和一個交易特例 [Trade Exception] 。6 呎 5 吋的Sefolosha,在場上的貢獻不在於進攻,而是防守,2012 年季後賽,雷霆碰上馬刺,在 Game 1、Game 2 時幾乎是被 Tony Parker 玩爆,Westbrook 完全無法阻擋他 (第一戰 Parker 繳出命中率四成,18 分 8 籃板 6 助攻的全能表現;第二戰變本加厲的以超過七成的命中率豪奪 34 分另帶 8 助攻),直到第三戰改由 Sefolosha 伺候,才讓雷霆拿下系列賽第一場勝利,並讓 Parker 產生他系列賽中最多的五次失誤。

單單這樣恐怕還無法得知 Sefolosha 的防守功力,再提供一項數據給各位做參考:去年球季當 Sefolosha 還在雷霆陣中,是因傷只出賽了 61 場比賽,在受傷期間,他的價值是瞬間展現,因為雷霆的防守就此產生極大漏洞。以 NBA 戰術執行最高的戰術 Pick n’ Roll 擋拆來說,在他受傷前,雷霆防對手擋拆持球人每回合只丟掉 0.78 分,限制對手命中率在 42.3%,其中三分命中率更是只有 34.8%,逼迫對手失誤率高達 23.5%,算不上頂尖,但也在聯盟 Top 10級別裡。但他受傷後,雷霆的擋拆防守是讓對手每回合得分提升到了 0.942 分,命中率高達 49%,三分命中率更是達到了 58.3%。簡單來說,當少了有運動能力可快速輪轉,身高臂長又不差的 Sefolosha,如果又沒有一個堅強內線,那就等同於內外線都被打爆的情形。

如此,在 Sefolosha 加盟之後,老鷹的防守層級是瞬間高了一個檔次,對手整體命中率是從去年的 .462 降為今年的 .438,三分球命中率從去年的 .365 降到 .339,兩分球命中率從 .497 變為 .483,場均失分也從 101.5 將低到 97.2,而且 Sefolosha 是除了中鋒以外皆可守的選手,更何況他的進攻也不是完全不行,生涯整體命中率可是 .441 的平穩表現,加上今年的總共九個球季,每年都在四成以上,生涯罰球命中率 .750,近五年罰球命中率也都最少有七成甚至八成,他絕對是球隊中不可或缺的一號人物。

那因地制宜呢?教練 Mike Budenholzer 在擁有這樣特性相似的球員後,尤其是陣中還有帥哥射手 Kyle Korver,是讓戰術上有更多的跑動與 catch and shoot (老鷹每場球可靠 C&S 拿下聯盟最高的 33.2 分,投籃命中率以 42% 處在聯盟第二,而 C&S 平均三分球進球數也在聯盟第二),這也讓老鷹的兩分球被助功率與三分球被助攻率,都處在第一的位置上。

(今年連 Kyle Korver 都做出 Rajon Rondo 式的背後傳球了)

(Kyle Korver 今年一度是繳出上圖命中率之成績)

今年的 Kyle Korver 可說是沒有極限,目前拿手的三分球命中率是在生涯第二高的 .524,罰球和整體命中率都是生涯新高,.929 與 .503,這樣的準度使得老鷹整體的進攻空間拉大,當內線有內外兼修的 Paul Millsap 及 Al Horford,外線又有準到會讓人罵髒話的 Kyle Korver,以及速度飛快,外線也會投的 Jeff Teague 時,老鷹當然的展翅高飛,而且,先發五人你有沒有感覺少提到一個人,隱形功臣 DeMarre Carroll 和 Sefolosha 可算是同屬防守組球員,但比起 Sefolosha貢獻於無形的防守,Carroll 則是擔任起球隊的苦工手,籃板是僅次 Paul Millsap 和 Al Horford 的 5.8 (其中平均 1.6 次的進攻籃板排隊上第二),抄截也不過在 Paul Millsap 與 Jeff Teague 之後 (1.7 次)。Sefolosha 是沉默的殺手,Carroll 則是球隊的 Energy Guy & Hustle Player,讓老鷹的氣勢瞬間提升為獵鷹。

這樣的陣容更讓專欄作家是這樣比喻:低調的 Al Horford 是老鷹的 Tim Duncan、全面的 Paul Millsap 為更進化的 Tiago Splitter、DeMarre Carroll 是貧民版的 Kawhi Leonard、Kyle Korver 當然就像更準確的 Danny Green,Jeff Teague 則是年輕的 Tony Parker。

連 LeBron James 在去年 12 月 18 日以98-127 大比分敗給老鷹後,都直言的說:「他們是素養很高的一支球隊,與他們對抗讓我想起聖安東尼奧馬刺,同樣的那個體系、那樣的轉移球。」

不過,老鷹目前還是不像馬刺那般,有個可以在關鍵時刻殺出重圍的球員 (馬刺其實三巨頭人人都可在單刀跳出),現在的老鷹有點像人人皆兵,但非人人為帥的情況,如果能找出更明確的 clutch player (Jeff Teague 若能吸收一點 Damian Lillard 捨我其誰的霸氣…),想必這隻老鷹可望回到 50、60 年代那年年殺進 Finals 之榮景。

 

 

-------

圖/網路

文/Jason from JASTY

-------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