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將劃下句點,《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毫無意外成為今年的票房冠軍,來台取景的《露西》在人不親土親的原因之下成為話題賣座雙贏的電影,而台片《KANO》也非常爭氣的拿下了第三。第五十一屆金馬風光(波?)落幕,鞏俐姐過人的得失心也意外成為媒體話題,所以我們也將來聊一下今年中國電影的現象,而今年以宗教為題材的電影也似乎成為一種趨勢,難道是有看有保庇!另一個趨勢則是月月都演看不完的大小影展,台灣的電影市場真的能容納如此多的影展嗎?最後則是每年的重頭戲-電影台數字統計整理,今年又會是什麼樣的態勢呈現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2014年的電影大事件吧!


★ 2014 年終票房總盤點:TOP 10竟然還是它!

「變形金剛」聲勢依舊無敵 力抗眾家超能英雄怪獸異形

以上金額單位為新台幣。統計區間2014-01-01~2014-11-30票房資料來源:台北市電影公會/網路

我們可以看到,前十大有五部續集電影或是系列作(《哥吉拉》),第一名是《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如果我沒有記錯,這個系列每部都是年度冠軍,台灣觀眾就愛這味。整體來說真的具原創性的娛樂大片很少,所以盧貝松執導的《露西》顯得難能可貴。電影本身不是多了不起的電影,但娛樂性夠,而且它有個大重點,那就是他是在台北拍攝的,人不親土親啊!第三名是唯一上榜的華語電影《KANO》,魏德聖(本片監製)的金字招牌還是很厲害,電影也拍得熱血激昂,如果片長再短一些(185分鐘),票房成績說不一定會再往上。

第四名到第六名分別都是超級英雄電影《美國隊長2: 酷寒戰士》、《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與《X戰警: 未來昔日》。這樣的成績應該算是中上成績,應該還可以再更高一些。第七名是今年的票房黑馬《移動迷宮》,電影像是當今最愛拍的青少年暢銷小說改編冒險題材,電影本身還可以,所以能拿下這樣的成績,應該是真的有抓到青少年的廣大消費市場。另一部原創娛樂大片是阿湯哥的《明日邊界》,故事充滿邏輯性的巧妙循環,不是一般無腦科幻片,這樣的票房表現其實比美國還好(不是金額,是比例),台灣觀眾還是有腦一些。第九名是經典怪獸新拍《哥吉拉》 ,牠的驚人一吼也吼出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第十名則是年尾才新上檔的諾蘭科幻片《星際效應》,電影極具話題討論性,票房成長得也很穩定。

以下則是今年的世界電影票房排名,也給大家做參考。

以上金額單位為美金。以上統計區間2014-01-01~2014-12-05。票房資料來源:Box Office Mojo

★ 超級英雄有夠忙,撈金總靠它?!
超級英雄電影的氾濫,續集電影持續開紅盤

如果有人對常看電影的觀眾提問,近年最常看的電影類型,小編猜想應該會有許多人會提到超級英雄電影,而從這幾年的票房排行榜來看,超級英雄大片果真有超強吸金效果。以今年為例,美國票房權威網站MOJO的前十大榜單,就有《星際異攻隊》、《X戰警:未來昔日》、《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和《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以廣義來說,外星來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應該也算在內,這樣一來,可說超級英雄片就佔了一半。

再以台灣票房來看,除了《星際異攻隊》之外,其他四部也都進入十大之列。再加上片商公佈的即將發片名單,超級英雄片還是主流片商的宣傳重點(重點是觀眾買帳),可以想見未來幾年仍然會是超級英雄當道,美漫兩大龍頭漫威、DC,也都有野心繼續經營這塊票房大餅,讓漫威先馳得點的《復仇者聯盟》,已公佈將近20部進行中或準備拍攝的名單[註]。而DC也因為去年《超人:鋼鐵英雄》的成功,催生旗下「正義聯盟」加入超級英雄大混戰的參賽名單,加上DC今年在電視影集的多方佈線,也獲得亮眼的收視成績,可以想見,超級英雄電影未來只會越來越多,照這情勢發展下去,說不定還能見到兩大聯盟互相客串也說不定。

而除了超級英雄片外,續集電影也是主流電影的大宗,因為這類影片已經有了基本群眾,只要票房到達一定的水準,通常續集也會繼續帶動票房,加上如果宣傳策略得當,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吸引片商不斷拍攝續集,不管是動作片、科幻片、喜劇片、還是恐怖片,只要有錢賺,就一部又一部地拍下去。這點也可以從電影票房榜單看得出來,不論是全球或台灣的2014年度票房榜單,續集電影(系列作、前傳、續篇都算在內)都佔了將近一半的數量。所以說只要觀眾願意掏錢買票,片商大概都會繼續拍下去吧。

[註]請見http://marvel-movies.wikia.com/wiki/Category:Development。

★ 金髮「露西」榮登台北最佳公關小姐!
從電影《露西》看行銷城市之利與弊

電影與都市行銷其實有利有弊,例如《魔戒三部曲》與紐西蘭的例子。今年寫下票房佳績的《露西》,台北市總共花了花三千七百五十萬元補助(其本身預算4千萬美元,約12億台幣),而在上映後引起兩極化討論,到底這筆錢花的有沒有意義呢?老實說這部片本來就不是介紹台北的電影,它本身只是把台北當成舞台的背景,像是片中出現的巴黎、紐約一樣,讓它背負著行銷台北之名,其實有些言過其實。就像是我們看到的所有娛樂大片一樣,這些電影不會刻意介紹都市特色,這樣太矯情了,反而是不著痕跡的將知名場景與電影本身融合在一起。

具有知名度的國際大片來台取景,對於台灣來講都是件正面的事情,學技術,打國際能見度什麼的都好,就像是觀傳局長孫廷龍所講的,盧貝松的電影,不是市政宣導片,不可能依照市府意思拍攝,但片中台北鏡頭約有50分鐘,也出現台北101、中華民國國旗、永樂市場、三總汀州院區等場景,對於北市在國際的能見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台北市也不想再重蹈覆轍湯姆克魯斯《不可能的任務》的失敗例子。個人認為,能有這種電影文化的交流,其實還是值得大家樂觀其成的事,唯一要注意的還是對於都市形象的塑造有沒有偏頗扭曲之處,畢竟這也關係都市形象的部份。

"露西"挺台灣 台北足足入鏡50分


★ 金馬一棒能否敲醒台灣創作者的思維

穩定中求成長,類型題材有待開發:2014台灣電影之起落興衰

台灣電影缺乏多元類型的題材,以劇情片與喜劇片為兩大部分,可惜的是台灣缺乏優秀的喜劇電影。先來講今年賣得最好的台灣電影《Kano》好了,本片是歷史運動題材,選的是台灣人最愛的棒球運動,可以說是今年台灣最好的電影前三名,是今年少數既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軍中樂園》有他的精緻度與歷史厚度,雖然導演鈕承澤的處理起來還是有瑕疵,至少是誠意之作。

《郊遊》與《冰毒》則俗話說的藝術片類型,強烈的作者風格凌駕電影敘事的通俗性。《郊遊》堪稱蔡明亮的封刀之作,完全是大師級的獨特美學。趙德胤則是台灣影壇極力栽培的新人導演,獨樹一格的寫實風格,深刻度無庸置疑。風格有點接近蔡明亮的《迴光奏鳴曲》,片中寂寞乾涸,又燥熱黏膩的更年期中年婦女,在鏡位刻意的框架構圖型塑下,那種受困壓抑的弱勢氛息表露無遺。對於身體的生理轉變,心理的情慾渴望,以及面對女兒年少甜蜜愛情衝擊,導演錢翔初次執導算是嫺熟工整,但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女主角陳湘琪的表演。

易智言導演的《行動代號孫中山》則是我覺得今年不可不提的佳作,表面上是青春校園喜劇,但主題深刻沉重,電影用純粹簡單的敘事風格,講現代小朋友的青澀年華與邏輯思考,但其實電影主要還是想要表達貧富差距與整個國家社會未來的何去何從。張榮吉執導一樣是校園題材的《共犯》看似與《行動代號孫中山》類似,但完全不同。推理懸疑式的風格跟導演上部作品《逆光飛翔》明顯有很大的不同,從事件的發生來追述原因也很有日本推理的味道(電影風貌也走類似《告白》等校園日片的味道)。只是電影的敘事節奏前半段過於拖沓乏力,後來的劇情直轉又少了點明確的動機。

王維明導演的《寒蟬效應》從社會案件改編,是少見的法庭犯罪類型,演員有水準以上的成績,編導刻畫還是力有未逮。《等一個人咖啡》集誇張喜劇、經典致敬、奇情催涙於一身,輕鬆流暢,甚至有讓我感動到的點,是過關的通俗商業片。今年另一部可以提的喜劇片則是《甜蜜殺機》,影片是警匪推理愛情黑色喜劇。台灣電影少有像本片這樣將各種類型元素融合這麼有趣又親切的,片中處處有梗,嘲弄諷刺,並藉由後設的手法增加不少幽默性。導演李鼎的《到不了的地方》為客家電視頻道形象微電影《裝滿的生活時光—延續自己的聲音篇》的完整版,自戀自溺的程度充斥全片,評價也就兩極了。

而葉天倫執導的《大稻埕》,很可惜的賀歲片的包袱,讓他拍出一部大而不當的奇幻鬧劇,對於歷史人文的隨意運用,胡鬧粗糙的令人傻眼。朱延平的《大宅們》也是他一貫的老套低俗的難笑拼湊,把電影當電視短劇拍。而黃朝亮導演的《愛在墾丁─痞子遇到愛》劇情安排、編導手法都是顯而易見的瞎,中台文化衝突題材的又一劣作。《鐵獅玉玲瓏》就是東施效顰,粗糙短劇版的《陣頭》,創作能力低劣平庸。
導演為蔡岳勳的《痞子英雄:黎明再起》,比起首集退步甚多,已經不是不好看的問題了,電影學遍西洋經典動作片的精神卻沒學到精華,效果成了劣仿之作。蔡岳勳自導自演的可怕成績,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大製作的《想飛》由李崗擔任監製、導演,電影是台灣過去常拍攝的軍校題材,通俗有餘,深度與精緻度都不足。其他至於《白米炸彈客》、《廢物》、《山豬溫泉》等等就沒有激起太多漣漪,就不多提了。

 

★ 回顧2014中國電影:這是票房的黃金時代還是殘酷時代?

中國電影市場的日益龐大已是不爭的事實,2014年尚未結束,賀歲檔期還未到來,總票房成績早就超過去年的218億(人民幣,下同),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王鳳麟更預估能上看300億。回首十年前,總票房不過才11億,短時間內的飛快成長,讓美國好萊塢也不得不向中國市場低頭。

綜觀今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變形金剛4》以近20億的成績穩坐第一,美國娛樂週刊《綜藝》(Variety)亞洲部總裁派翠克(Patrick Frater)認為這樣的票房對好萊塢製片廠來說是個分水嶺,從此之後他們需要更加認識中國市場的潛力。對好萊塢而言,中國市場儼然是新的利潤泉源,是以投資《地心引力》的製片人拉特納(Brett Ratner)指出,未來幾年中國將主導美國電影的題材和內容。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好萊塢無不想方設法,不僅走合作拍攝的模式,更直接投資中國本土電影,預於賀歲檔期上映的《鍾馗伏魔:雪妖除魔》即為華納所投資。

不僅如此,好萊塢還會專為中國市場製作「特供版」電影,除了找知名的中國明星客串演出,也會特別將2D電影轉製為3D,只因在全球3D熱潮的退燒下,惟獨中國觀眾對此視覺奇觀的興趣不減反增。據資料顯示,至10月底止,票房破億的52部電影裡,有26部是3D電影,其中《機器戰警》、《露西》和《全面進化》是「特供版」。就整體票房來看,3D電影的票房即佔總額的42%,足見3D電影在中國的市場有多龐大。

回到中國本土的電影來看,自從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鋪天蓋地席捲市場,成為首部票房破億的中國電影之後,「大片」之路就此開啟。所謂的「大片」,包含的要素有大投入、大製作、大明星、大導演和大營銷及由此產生的大票房,顯而易見,商業利潤是此道所追求的目標。今年的中國大片裡,成績最為亮眼的莫過於《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總票房10.46億,為年度票房第三名。這部集結了甄子丹、郭富城、周潤發、陳喬恩、陳慧琳、何潤東等明星的電影,雖然普遍評價不高,卻在上映當天立即取得過億的票房,如此傲人的成績今年唯有《變形金剛4》可比擬。固然票房不能作為評價一部電影的唯一標準,但大片無疑是電影管理部門、業界人士,以至於觀眾共同努力的結果,也為中國電影提供足以和好萊塢電影在市場上相抗衡的條件。

不過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並不是只有大片當道,《致青春》、《小時代》系列和寧浩《瘋狂的石頭》以降的喜劇片等電影亦不容小覷。這些電影在構成條件上或許不足以稱為「大片」,但其收益卻是驚人,甚至往往能超越大片。國慶檔期上映的喜劇片《心花路放》即為一例。《心花路放》由寧浩所執導,合作的演員包括過去的老班底黃渤和徐崢,其拍攝成本據信不超過5000萬,票房卻已過11.67億,穩坐年度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如此成績也引來好萊塢的關注,據傳已有製片公司買下英語版翻拍版權。

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成長幅度確實令人無法忽視,更預估未來三年內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是故中國電影學者毛銳以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也是市場競爭最為激烈和殘酷的一個時代。在大片和商業電影的吞食下,其他電影必然居於劣勢,即使有國際性獎項的加持,也難以挽救票房成績。受邀參加釜山影展,並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夜鶯》,雖然在法國是放映場次最多的中國電影,但回到中國上映五天的票房卻不足250萬。由國際名導許鞍華執導,榮獲本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黃金時代》,票房也不盡理想,僅收穫約5000萬。這些例子顯示,得獎與否或許能增加其知名度與曝光度,但與票房收益並無直接關係。畢竟對多數觀眾而言,看電影是娛樂、是消遣、是流行,更兼具社交功能,影片的品質好壞絕非選擇的第一要素。

前5分鐘左右以脫口秀方式簡述中國電影的現況

 

★求神拜佛能成為票房靈丹?
《上帝之子》、《挪亞方舟》、《出埃及記》相繼上映,宗教電影開始大行其道?

記得去年我們TiVo編輯群曾寫過一篇傳記電影增加的年度觀察報告,今年傳記電影似乎忽然就銷聲匿跡,但以宗教為題材的電影卻似乎慢慢多了起來。以在美國首映的電影為例,二月的《上帝之子》,三月的《挪亞方舟》、《God's Not Dead》,四月的獨立製片《真的有天堂》,以及預定12月上映,克里斯汀貝爾與喬爾艾哲頓共同主演的《出埃及記》,加上尚未確定播出日期的泰瑞莎修女傳記《Mary, Mother of Christ》,宗教電影似乎成為今年片商的新寵兒,美國媒體還將2014年稱為「the year of biblical movies (聖經電影年)」。

除了上述幾部之外,《Mom's Night Out》、《Persecuted》、和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末日迷蹤》(Left Behind),也都算是宗教主題相關電影,有製片表示過去因票房考量,努力避開宗教議題的製片高層如今已經慢慢退出第一線,接替上來的新生代製片在面對主流電影題材缺乏多樣性的情況下,又開始從宗教經典故事中挖掘新創意,正好因為主流片商過去規避宗教電影,反而讓這一類劇情成為觀眾眼中的新題材。如今電影公司的最大難題,在於怎麼讓這類電影被大眾接受,做出質感與內涵兼具、並且有票房潛力的好片。總而言之,不論題材是否涉及宗教,只要能做出打動人心的電影,觀眾自然就會買帳。而這股宗教電影的趨勢是否能延燒,還是要看未來的發展才能有定論。

 

★月月都有影展今年特別多!
難道看電影也成為新時尚運動!?

不管你是影迷還是影癡,相信都不難發現今年的影展可說是如雨後春筍般,接二連三在台灣各地冒出頭,常常是剛追完一個影展,另一個影展就已開跑,甚至是同時間裡有數個影展並行。

細數今年的影展,除了金馬影展、台北國際女性影展、台北電影節、南方影展和高雄電影節、CNEX華人國際紀錄片影展等常態性舉辦的影展之外,還有以特定作者為號召的影展,如:「記憶的迷宮―經典.雷奈回顧展」、「三島由紀夫專題影展」和「『萬仁/眾生相』專題影展」;附屬於其他活動之下的影展,「台北文學・閱影展」即為一例。不僅如此,今年更誕生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和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一同加入影展潮的行列。

不可否認的是,在提倡多元價值的現下,這些影展確實為我們開啟一扇門――一扇通往好萊塢商業電影以外的嶄新「視」界的門,讓原本就是影迷的人能有不同的看片選擇,並吸引更多人進入原本不熟悉的電影領域,進而達到推廣電影和鼓勵影人創作的作用。然而在一窩蜂的熱潮下,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觀眾,是來「看」電影的?或者只是像路跑之類全民運動一樣,根本是為了在臉書打卡以證明自己很「潮」?假如影展數量的遞增和觀影人數的提升成正比,那麼為何反映在年度票房榜上的成績卻依然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天下?另外,影展自身的品質把關和定位亦為一大議題,否則洋洋灑灑的片單終究淪為一場大拜拜。在影展活動看似蓬勃發展的表面之下,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

 

★ 數據篇

(1).硬漢打天下,男人味十足!

這幾年的好萊塢已陷入美漫英雄的迴圈裡難以自拔,去年的西洋電影重播榜同樣可見此現象。至於今年的榜單雖然僅有《雷神索爾》代表美漫系列,卻依然滿溢著濃厚的「男人味」,幾乎是布魯斯威利、約翰屈伏塔、席維斯史特龍、巨石強森、尼可拉斯凱吉、阿諾史瓦辛格等銀幕硬漢的天下,足見台灣人對動作爽片的熱愛程度。另外,去年有《貓女》、《惡靈古堡2:啟示錄》和《穿著PRADA的惡魔》三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入榜,後者甚至是以象徵「陰性產業」的時尚圈為題材,然而今年女人們幾乎完全跌出榜單之外,只有《足球尤物》勉強擠進前十五名,陽盛陰衰的現象實在明顯。

(2).一閃一閃亮晶晶,港式賭片一窩蜂

90年代曾在香港電影界占有一席之地的賭片,如今早已退燒,不過從電影台的播出統計數據來看,顯然台灣人對賭片的熱愛程度不減,名單的電影裡有一半都和賭博相關,包括開創此風潮的經典電影《賭神》。由王晶所拍攝的《賭神》當年曾風光一時,可說是為頗為消沉的香港電影開創一線曙光。這些年來,對於王晶的電影評價固然貶多於褒,他又因「反佔中」並與多位藝人做切割引起議論,但仍不能抹滅早年對香港電影做出的貢獻,前十名中有七部電影是他所拍攝的作品,這些電影幾乎成為多數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另外,包括台灣電影在內的華語片票房雖然有復甦的趨勢,電影台所播出的內容卻沒有因此大洗牌,依然是2000年以前的作品為大宗,新片只有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和《不二神探》擠進二十名之內。

(3).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華神、張敏奪冠已注定

在演員曝光度部分,進榜名單與排名沒有太大的驚喜,都在能預測的範圍內,劉德華與張敏延續往例,再度奪下榜首,穩佔亞洲電影台曝光率最高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入榜的十位明星裡,除去關之琳的256次之外,其他的曝光次數都超過300次,換句話說,台灣觀眾每天只要打開電影台,就可以和這些明星見面,尤其劉德華和周星馳更是多達900次以上,幾乎每天都有近三次的曝光機會,實在驚人。不過近幾年的華語電影中,古天樂、劉青雲、林雪、甄子丹、王學兵、黃渤等人的出鏡率不低,或許在往後的榜單裡能見到他們的名字。

(4).Star Movies蟬聯冠軍,穩坐年度新片王寶座

從整體來看,各個電影台今年播出的新片總數普遍有減少的趨勢,就連再度奪下榜首的Star Movies雖有近百部的新片,但數量上也較去年少了30部。不過,衛視電影台和東森電影台雖然分居三、四名,其新片總數卻是增加幅度最多的兩台,讓觀眾在好萊塢為主的西洋電影之外,有了更多元的全新選擇。另外,倘若以類型來分析,劇情片、喜劇和動作毫無懸念奪下前三名,這也是電影市場上常見的三大主要類型,顯示多數觀眾偏好於此。值得注意的是恐怖和驚悚類型,其數量高於愛情、科幻和奇幻,足見這些較為非主流的類型還是擁有一定的觀眾群。

 # 以上數據統計日期為:2013/11/1~2014/10/31,有線類比頻道為主。華語片演員曝光率僅計算播出次數前100名的華語電影。

★ 殞落的流星,懷念銀幕那些璀璨不朽的身影

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電影產業也是如此,有前人的奮鬥,才能有今日蓬勃發展的電影工業。按照往例,每年我們都會列出在過去一年殞落的電影工作者,以緬懷他們對影壇的貢獻。而今年除了震驚影壇的奧斯卡得主羅賓威廉斯自殺身亡外,還有哪些影壇重要人物溘然長逝?僅以下列影片對這些影人致上我們深深的敬意。

圖/網路
文/Alan、Carrie、冠綸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