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導演李安的最新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改編自全球暢銷七百萬本的賣座同名小說,描述一名印度少年和老虎因一場意外被迫相依為命,後來還化敵為友,展開一段考驗肉體與心靈的漂流之旅。導演李安用如夢的意境、如幻的視覺,去闡述辯證人與自然萬物,以及宗教哲學上的關係。全片充滿視覺上的魅力,就像是李安帶領大家一同進入夢境般的奇幻歷險。

片中主角印度少年Pi,因為對於宗教有種莫名的熱愛與好奇,所以同時信仰三種宗教-基督教、印度教及回教,而他並不覺得同時信仰不同的宗教,會有什麼衝突或不妥,就像是他母親所說的,他還在找人生的方向。編導其實也藉此暗喻世俗間尋求心靈慰藉的芸芸眾生,何謂信仰的真義。而幼年的Pi純真到近乎無知,他會大膽的拿一塊生肉想伸手去餵食老虎,只因為他天真地認為眾生都是有心靈可以交流溝通的。直到父親將一直羔羊放在柵欄旁,讓Pi眼睜睜的看牠成為老虎的盤中飧嘴上肉。這時他才了解到,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超乎他想像的無情嚴峻。



李安用短短前面半小時就將懵懂男孩進入青春期成為羞赧少年的微妙轉變,俐落的描繪出來。之後他們一家人因為大環境的遽變,不得已舉家搬去加拿大的乘船出事,則是本片重心。Pi一家人搭乘的日籍貨輪遭遇暴風雨,不幸意外沉沒,在混亂當中,Pi被安排到一艘救生艇上逃離,船上面有一隻受傷的斑馬、一隻鬣狗、一隻紅毛猩猩,以及一隻孟加拉虎,在逃難的過程中,大自然的肉弱強食,完全血淋淋的真實呈現。



從飢餓的鬣狗開始攻擊船上的其他動物,到最後老虎出現解決了一切。至此只剩下少年Pi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汪洋大海中共存亡。漂流過程可說高潮迭起,幾幕精心營造的畫面真的讓人瞠目結舌,例如閃著夜光的水中生物佈滿整片大海,巨大鯨魚一躍而起的壯觀驚歎;或是數量驚人的飛魚群,如蝗蟲過境般飛馳而過,引起海波沸騰般陣陣水花四濺的浩大氣勢。當然更不用說,那海天一色的日出夕照,還有滿天星斗倒影在海上,宛如徜徉於銀河上令人目眩神馳的奇景。



片中每一幕覺都是如詩如畫的視覺饗宴,炫目瑰麗,憾人心弦。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出現一座滿是怪樹與狐獴外型近似印度神祇-毘濕奴的食人浮島白天這是可以讓人休憩的安逸島嶼,到了晚上島嶼彷彿轉變成吞噬生物的巨型捕蠅草。這個極具象徵性的浮島除了隱喻人生雖遇不斷的困境凶險但只要懷抱信念上天總會憐憫地給予希望鼓勵更重要的是這座島也象徵人生當中時常遭遇的某種誘惑你看到的往往都是表面上的單純美好,但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或是信念,很容易就會迷失自我,導致屍骨無存。



片中主角名叫Pi(π)指的是一個無理數,人們過去對於宇宙的未知,會用宗教來彌補,但宇宙之浩瀚卻像是永無止盡的無理數Pi(π),科學自以為可以用數據來概括天地的一切原理,但總是有些未知的道理,像是上蒼般的神秘無解,所以人對於天地萬物還是要謹存著敬畏之心。而本片最有涵義的其實是在片尾,Pi獲救後,船公司並未採信Pi的動物派說法,Pi只好講出另一個真實人物的版本,鬣狗就是凶惡的廚師、紅毛猩猩就是母親、受傷的斑馬就是水手,而老虎就是他自己。片中提到,有信仰者會相信與動物共處的故事,如果沒有信仰者則會相信只有人的另一個版本。



有別於小說的第一個結局為主的明確觀點電影將結局曖昧化並未點破何者為真,何者才是虛構,因為故事一旦說出,如何去詮釋就靠觀眾的自我解讀了。導演李安以3D技術來拍攝,不僅是噱頭而已,他無疑是想藉由全新的電影語言,來突破制式的框架,淬鍊出另一種影像藝術的新面貌,所以電影本身不僅讓人感動,也讓人深思咀嚼。

電影資料
導演:李安
演員:蘇瑞吉沙瑪、傑哈德巴狄厄、伊凡甘
上映日期:2012-11-21
發行公司:福斯

電影預告


撰文:Alan Chu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