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洽!一份涼麵!」客人和老闆用不熟悉的語言交談著,菜單也是用少見的文字寫著,每家小吃攤位傳出陣陣麵粉香、咖哩香或是茶香,這條街上賣的食物充滿異國風味,不是我們常見的魯肉飯或陽春麵;而來到這裡吃東西的客人不是外國人,但卻又是熟悉的華人面孔。他們,是一群來自遙遠南方國度的人,用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飲食文化來到這裡定居,這裡就是俗稱的「緬甸街」--中和華新街。

只要來到中和往烘爐地方向,一定會經過華新街,有著大大的招牌寫上「南洋觀光美食街」,但為何華新街卻又會被一般人稱做「緬甸街」呢?其實「緬甸街」是一般人對華新街的簡稱,名稱是其來有自的,1962年緬甸政變之後,華僑生活大不如前,部分出走來台,當時華新街地點偏僻,土地比較便宜,因此這裡才會成為華僑們的集中地;90年代後,華新街逐漸打響名氣,小吃店也越開越多,緬甸人若想一解鄉愁,都會來到這裡享用家鄉美食,「緬甸街」的名聲因此傳開。不過來到華新街,就以為這裡只有緬甸料理嗎?當然不對!融合東南亞地區的各路小吃,華新街大多可以找得到,有些店家更是絕對不能錯過,一起來吃好吃的異國風味料理吧!
 

不吃太可惜之一:阿薇緬甸小吃

阿薇緬甸小吃店/George攝
每天不到中午,阿薇緬甸小吃店裡總是擠滿客人,店面不大,頂多5、6桌的座位,客滿的時候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入座,更別說假日的時候了。阿薇緬甸小吃店裡專賣緬甸風味的小吃,像是製作費工的魚湯麵、椰子麵,開胃又清爽的涼麵、金山麵等,獨特的料理方式保證你一定沒嚐過!
以椰漿、黃薑粉為底的椰子麵,剛上桌時會有些嚇人,因為偏濃稠的湯汁伴著些微紅色的辣油,不少人都會覺得這會是碗口味偏重的湯麵,但喝一口湯後,你就知道椰漿在這碗湯裡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了。
椰子麵,香味濃郁/George攝

濃郁的椰漿與黃薑粉搭配起來香味非常夠味,裡頭還有配料豐富的雞腿肉、洋蔥、炸豌豆酥等,分量和配料豐富,就是這樣的好味道讓緬甸老鄉們魂牽夢縈,想吃還得早來,不然中午前可是會賣完的!
另外夏天食慾比較不好的話,也可點盤涼麵來試試,因為正統的緬甸涼麵和台式涼麵可是完全不一樣,用咖哩粉、醋、油蔥、炸蒜片、蝦米、洋蔥、雞肉等,用料比台式涼麵豐富許多,喜歡吃酸一點的話還可以擠些檸檬汁上去,大熱天吃盤涼麵超對味。

緬甸涼麵,清爽開胃/George攝

不吃太可惜之二:李園清真小吃
李園清真小吃/George攝

吃完阿薇緬甸小吃,就走到隔壁的李園清真小吃,來份烤餅和奶茶當作點心吧!雖然店名是賣清真小吃,但其實最熱銷的是印度烤餅,每桌都要點上一份;李園的印度烤餅是用傳統的圓形烤餅爐,將麵糰擀平後放入,等麵皮膨起後即可取出。這裡的印度烤餅分為甜鹹兩種,鹹的是「豌豆烤餅」,上桌時會附上一小碟拌入油蔥酥的豌豆泥;甜的則是「奶油烤餅」,烤餅先塗上一層奶油,再灑上白砂糖,摺疊後切片上桌,香甜的口感堪稱一絕,來到華新街什麼都沒吃到沒關係,千萬記得一定要來這裡吃奶油烤餅,配上冰或熱的奶茶,我用生命擔保這是我此生吃過最好吃的印度奶油烤餅!

鹹的印度烤餅會附上豌豆泥(左);甜的印度烤餅包覆奶油和砂糖(右下)/George攝

不吃太可惜之三:祥鈺港式茶樓
祥鈺港式茶樓/網路

奇怪,緬甸街怎麼會出現港式飲茶的店呢?原來以前緬甸華僑很多都是來自廣東,都保有吃飲茶的習慣,加上附近有不少港澳移民,因此才會有飲茶店的出現。就跟香港一般的茶樓一樣,不少老華僑都是點幾樣點心,就可以坐一下午,消磨時光,後來店面擴大後,祥鈺的知名度更打開來,成為華新街上相當火熱的店家之一。

各類點心中為受歡迎的就屬蟹黃燒賣和甘蔗蝦,用新鮮豬肉和醃料做成餡,包入燒賣皮後在上方加入蟹黃,雖然蟹黃量不多,但以這種價位來看已經算是用料大方了;甘蔗蝦則是將蝦漿包裹在甘蔗枝上,包裹麵包粉下鍋油炸,蝦肉夠多,漿粉也不會讓人覺得膩,是祥鈺的招牌點心。

甘蔗蝦、腊味飯、蟹黃燒賣/網路

華新街上當然不只這些店家,其他像是雲南料理、泰國料理等,都可以來嚐試看看,保證和外面的台式口味不相同,不過來到華新街,聽到不熟悉的語言時,別以為他們就是所謂的「外勞」,而有歧視的眼神或表情,其實他們也都是華人,和我們一起在台灣味生活打拼,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把家鄉的口味和台灣的朋友分享,否則華新街可是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下次如果來到中和,可以來這裡走走,探索和台灣不一樣的異國文化,或許會有不同的驚奇發現呢!

小提醒:南洋料理口味偏重,如果前往華新街享用小吃時,調味上有任何不適應或是要加重酸味或辣味,都可以和老闆事先做溝通喔!另外華新街的店家作息正常,所以打烊的時間也特別早,想吃到這些好料理記得要早去!

文/George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